媒体报道

捡来银行卡猜对密码引发“悲剧”

儿子用卡取钱家人包庇均被判刑

作者:本报记者张房耿 通讯员刘香霞 发布日期:2015-11-06 【收藏本文
漫画/蔡文强

    “我儿子阿军才二十来岁,还没结婚生子,本来只是想着帮他的,没想到把我老婆、我大哥给搭进来了!”近日,因一张捡来的银行卡引发的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包庇罪的案件在市第一人民法院公审。浙江温岭人老赵站在被告人席上追悔莫及,因为儿子捡来的银行卡并猜对密码取出了钱,家人帮忙包庇,反而都触犯了法律。11月5日,市第一法院通报了这起案件的一审判决。
    ■捡来的银行卡,意外猜对了密码
    这个离奇的故事要从2013年10月17日说起。这天上午9点多,中山的小柯来到东区水云轩一家银行柜员机前,将女友银行卡里的1.3万元转到自己的银行卡里。办完业务后,小柯回到了公司。但他准备上网查询自己银行卡的余额时,找遍钱包也只有女友的那张银行卡。小柯赶紧打电话挂失,但此时他的卡里13400元已被他人取走,仅剩82.14元。
    小柯报警后,警方调查发现,小柯卡上的钱是在石岐区的一家银行被取走。民警根据监控找到了当时用小柯的银行卡取钱的赵贵。赵贵面对民警的询问显得很镇定,“是啊,那天是我用过那张卡取钱。但卡是我弟弟老赵的。那天取钱排队的人很多,老赵看我在排队,他急着用钱就把卡给了我,让我帮他取钱。”
    随后,公安机关传唤了老赵。老赵说,他当时去水云轩附近的银行取钱,看到地上有张银行卡,以为是自己的,就装回包里走了。后来刚好要用钱,于是就到另一银行取钱。这时看到自己的哥哥在排队,于是就把银行卡给他让他帮忙取。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张银行卡的密码跟自己银行卡的密码是一样的,他哥哥就这样把钱取了出来。
    ■警方牵出案中案,取钱者另有其人
    此外,公安机关还对老赵的妻子进行了讯问,他妻子的说法大致与老赵相同,但强调说自己对老赵捡银行卡这件事并不知情。本来以为案件就这么简单。公安机关再次仔细调查辨认监控以及查阅老赵、赵贵之前的讯问笔录,发现了端倪。
    老赵在回答公安机关捡到银行卡当天是穿什么衣服时,称自己当天穿了紫色上衣,当公安机关说其穿着与监控显示明显不一样,老赵又说,他捡到银行卡后,回去换了件衣服,才来到另一个银行来取钱。
    “那你是怎样到的银行?”民警又问老赵,他说记不清楚了。当民警问赵贵,老赵当时穿什么衣服、如何来到银行的,赵贵也说自己记不清了。公安机关继续调查,有了意外发现。原来,在监控录像里出现的带银行卡来取钱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老赵的儿子阿军。
    原来那天,小柯转账后匆忙离开,不小心将卡掉在了柜员机前的地上。正巧,此时阿军来银行柜员机取钱,他捡起了小柯的卡。阿军一家人在中山做家具生意,家境不错。但在一时贪念下,他把捡来的卡插进柜员机,居然发现捡来的卡密码和自己的卡密码是相同的。
    阿军欣喜不已,他查询余额还发现卡里有13400多元。因害怕掉卡的人回来寻找,阿军拿着卡立即离开了。
    ■包庇晚辈,一家人均获刑
    不久,阿军来到了石岐区一家银行,想把捡到的卡里的钱取出来。但他发现柜员机前排了好多人,本想着不取了,刚好发现伯父赵贵排在前面。阿军把卡给他伯父,让他帮忙把里面的钱全部取出。赵贵以为侄子急着用钱,就帮忙取了出来。
    阿军拿着一万多块钱回到家,全给了父母。“这钱哪来的?”老赵夫妇见儿子拿回这么多钱,便急着追问。阿军就一五一十地把捡到银行卡、猜中密码、取钱的事情跟他们说了。晚上,赵贵也跑过来问为何取那么多钱,老赵也把事情经过告诉了他。
    老赵等人觉得,阿军20来岁,还没有结婚,这事一旦被查出来,肯定会影响他一辈子。为帮助阿军逃避法律追究,家人集体决定先把钱收起来,如果有人问起,就统一口径称是老赵捡来的。没想到,老赵一家人极力掩盖的事实最后还是水落石出。
    这笔钱虽然最后退还给了小柯,但阿军因涉嫌信用卡诈骗罪,他的父母、伯父因涉嫌包庇罪被提起公诉。近日,市第一人民法院对这起案公开宣判,阿军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六个月,老赵及妻子和哥哥赵贵犯包庇罪,分别获刑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
法官说法
犯法应争取从轻处理互相包庇不可取
    市第一法院法官宋永红介绍,"亲亲相隐"本是人之常情,但一旦触犯法律,亲属间首先考虑的不应是如何帮忙混淆视听,逃避追究,而应是积极协商面对,争取从轻处罚。本案被告人阿军本是无意间捡到他人信用卡并猜对密码,后因一时糊涂才将卡内余额取出,进而触犯了法律。
    倘若阿军在取得款项后能及时悔悟或者阿军家人能够劝说阿军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将非法所得的赃款返还被害人,根据阿军的犯罪情节,依法是可以从轻处罚,甚至是可以免除处罚的。
    记者翻查本报往日报道发现,类似的案件在中山也曾发生。2013年11月7日,本报A8版就报道了一名男子取走他人存款7000余元后自首的事,最终法院判他有罪但免于处罚。而在阿军这起案件中,因为他缺乏担当,加上家人的盲目包庇,导致阿军自己及家人均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
    (文中涉案人为化名)
责任编辑:本报记者张房耿 通讯员刘香霞 来源于:中山日报 【讨论列表】【 返回 】【 打印 】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效果最佳
粤ICP备15020197号-1 地址:中山市东区博爱五路62号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317号